外面发生什么事情,李元吉一概不问。
因为李渊让他闭门思过,抄写经书,他连去给李渊请安都免了,关上殿门,除了抄经书,就是与王妃、侧妃、郭氏一起听曲,欣赏舞蹈。
又过了两天,京兆尹宣布了结案。
在宣布结案之后,京兆尹以为秦王会来找他麻烦,内心十分忐忑。
却没想到秦王什么也没做,似乎默认了这件案子已经结束。
然而,就在结案的第二天,御史台有三名御史联名弹劾京兆尹,指控他贪赃枉法,以权谋私,冤枉无辜。
萧瑀、殷开山等官员纷纷请求李渊依法审查,就连太子一党的官员也纷纷请求李渊惩治京兆尹。
李渊迫于无奈,下令将京兆尹打入大牢,接受三司会审。
昔日满面风光的京兆尹随着狱卒走进牢房,心里无比凄凉,当初他坐上这个位置时,就料到会有今日。
但他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。
长安城中遍地是权贵,他不过只是一个三品的京兆尹,若要秉公执法,就一定会得罪权贵。
但若是阿谀奉承,处处讨好权贵,又势必会违背律法。
唉,时至今日,想他死的人应该很多。
......
半个月后,三司使向李渊呈交调查结果:“......京兆尹贪赃枉法,证据确凿,判其抄没家财,处以死刑。”
李渊眼神闪烁了一下,沉声道:“战火连连,百姓本就苦不堪言,最近各地又闹饥荒。
“上天有好生之德,我看死刑就免了,改为发配边疆,也算是为百姓积点福德。”
三司使没有反对。
当京兆尹知道结果后,还是忍不住为自己高兴,毕竟保住了一条性命。
他甚至在心里想,他之所以落到这种下场,都是因为陛下要维护齐王。如今陛下保住他的性命,说不定过一段时间,陛下就会重新召他回长安......
对于京兆尹的量刑,李世民没有反对,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“父亲,京兆尹是护卫京师的重要官职,不可空缺太久,儿以为酂国公治理益州有方,又生性正直,可担任京兆尹一职。”李世民向李渊提议。
酂国公窦轨已向李世民表明心志,愿意成为他的助力,且窦轨昨日已经抵达长安,正好填补京兆尹这个空缺。
李世民的算盘打得很好,但是李建成绝不会让他得逞。
于是,李建成当即表示反对:“父亲,酂国公治理益州已有多年,对益州的情况最是了解,若是冒然调离益州,恐怕会引起动荡。
“儿以为,两位京兆少尹这段时间代管京兆府事务,做得非常出色,且他们对京师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,若是从他们两人之间挑选一位担任京兆尹,是最合适的。”
面对两个儿子的提议,李渊认真思考了起来。
“呵~”李世民发出一声冷笑:“两位京兆少尹的能力虽然不错,但是他们无爵位在身,又性子温和,如何压得住这满城的权贵?”
李建成被噎,一时之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。
李世民收回目光,转向李渊:“父亲,酂国公既有爵位,又有军功,且性子刚正不阿,由他掌管京兆府,才不会出现徇私枉法的情况。”
听见“徇私枉法”四个字,李渊下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