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百三十四章 见鬼去吧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能被狼狈不堪地驱赶出去,但路易只是抬抬手,让他们带着苦衣、链子腰带和荆棘冠冕离开了。

    “虽然换了别人,也许会觉得有几分道理,”路易与邦唐抱怨道,“但他们背后的人只希望看到两种结果。”

    “我正洗耳恭听呢。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种结果就是我就此成为了第二个圣路易,”路易说:“你知道吧,邦唐,人们对盗贼倒是宽容,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就是一个堕落的魔鬼,但对一个圣人,他们却会严苛地时刻举着放大镜来看,一旦教会如此作势,”他噘嘴:“我之后只怕就要处处受到掣肘了。”

    “您会得到教皇的祝福,而后为了他的旨意牺牲。”邦唐也看得很清楚:“就像是圣路易。”

    “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路易九世已经六十六岁了。”路易说:“如果只是他的个人意愿,他大概不会千里迢迢地跑到突尼斯去打仗。”

    “最擅长放贷的可不是犹大人,”邦唐说:“教会给出每一分都要捞回一百倍的回报来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第二个可能,”路易说:“那就是营造出一点事故来,人们固然愿意听听一个圣人是如何苦行的,却更愿意听听一个魔鬼是如何在圣墓前被惩罚的。”

    邦唐的神色变得冷硬起来:“我会命令他们再一次清理巡游路线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这样担心,”路易毫不在意地说:“他们能用的也只有巫师和修士,巴拉斯现在就在我身边,明天以拉略也会赶到。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正如路易所说,有巴拉斯与以拉略,他们的朝圣之路一片平静,虽然路易十四并不想要成为第二个圣路易,他还是做了一些圣路易做过的事情,他承诺要以圣路易的名义在罗马修建一座教堂和修道院,并且将在这次战役中缴获的若干圣物供奉在教堂里,在朝圣时,他每天供给一百个穷人面包和牛奶,并且和他们其中的三个人用餐。

    科隆纳公爵敏锐地察觉,这三个人也不能说是真正的穷人,他和路易说了,路易就笑着回答他说,罗马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穷人的,因为单单朝圣者的布施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,当然与科隆纳在那不勒斯看到的,真正的穷人不一样。

    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的大弥撒中,王太子与科隆纳公爵一同出现,他们一左一右地站在路易十四身后,看着自己的父亲与国王受到教皇的祝福,新教皇英诺森十一世也给了他们祝福,这让一些人脸色很难看,因为小路易就算了,科隆纳公爵可是人皆尽知的私生子。

    英诺森十一世此举可能是为了挽回一些不良后果……不过这些对路易十四来说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“您确定吗?”英诺森十一世与路易十四之后私下会面了一次,他们就像是两个陌生但友好的客人面对面而坐,教皇没有向路易行礼,路易也没有亲吻教皇的戒指,“您该知道巴拉斯此人吧,”英诺森十一世说:“一条愚笨的老狗!”

    “暂时度过这几年罢了,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人,但他缺少资历。”

    “以拉略?”英诺森十一世蹙眉。

    “以拉略。”

    “他可是一个宗教裁判所的法官啊。”英诺森十一世说:“巴拉斯的圣职授予已经让很多人为之诟病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说以拉略就不是第一个。”路易说:“反正他几年后就要回巴黎去了,难道他们还担心他在这短短一段时间里就成为教皇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可能。”英诺森十一世说:“主教?”

    “我希望是大主教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几年后他就要被拔擢为枢机主教了。”英诺森十一世说:“除非他确实立下了什么功劳,让人无话可说。”这是在暗示教会税收与圣职任免权。

    “这个不可能。”路易说:“但我可以让出一部分染料和呢绒上的利益,只给您的家族。”

    “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足够了,只是一个大主教的位置。”

    “我是贝内代托·奥特斯卡尔奇,也是英诺森十一世。”

    路易往椅背上一靠:“我不能确定,但我确实有个想法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“克里特岛。”

    所有曾经对十字军感兴趣的人大概都会知道被医院骑士团(后改为罗德岛骑士团)固守到最后一刻的罗德岛,但这座岛屿并不是基督世界的最后关卡,基督世界失去了地中海通往亚洲大陆的最后一座海上堡垒,也不过几年时间而已——这座海上堡垒就是克里特岛。

    克里特岛曾经属于一个国家,也就是爱琴海文明或是迈锡尼文明,它的出现甚至比古希腊更早,但在之后的发展中,因为地域与思想的禁锢,它们的发展最终落在了希腊之后,之后它连续被古希腊人,古罗马人,阿拉伯人,拜占庭人占领,在十二世纪的时候威尼斯人借着十字军东征,拜占庭帝国分裂的机会,买下了克里特,直到1669年。

    说起来,奥斯曼土耳其人能够攻下克里特岛,还要感谢科普鲁律家族,老科普鲁律为江河日下的奥斯曼帝国打了一针强心剂,令得这个因为庞大而愈发迟钝的国家重新焕发出生机,之后他的儿子,即是因为这场大败要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的艾哈迈德,就是这场战役的策划者与组织者,只可惜奥斯曼土耳其从来没有用以往的功绩来抵偿罪过的传统。

    或者说,艾哈迈德的生死全在苏丹默罕默德四世一念之间,但如同任何时候与任何地方的老臣幼君,你很难让一个年幼的国王对代他执政的臣子抱持什么好感,更别说王太后让科普鲁律的儿子做了之后的大维齐尔。

    艾哈迈德回去之后难免一死,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也会动荡一阵子,英诺森十一世瞥了一眼路易十四,他也阅读过所有与这位国王有关的文件,这位国王有着赌徒一般的性情,像是他取下了佛兰德尔之后,面对混乱不定的新领地,还有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,随时可能形成一个庞然巨物的联军,他居然丝毫不放在眼里,也不顾大军在外已经超过了一般雇佣时限的好几倍,近似于孤注一掷地对荷兰发动了进攻。

    活见鬼的是他居然还成功了。

    这大大超出了罗马教会的预料,也让他们变得被动起来,英诺森十一世只能庆幸那时候他没有跟着前教皇错上加错——至于颜面什么的,对一个政客来,有时贵重如同黄金,有时候低贱如同泥土,时代变了,大人,他现在心里说,能够迫使国王向自己称臣的时代早就过去了,而且亨利四世率军发回来后,格列高利七世也没得什么好下场。

    不过,“这您也拿出来做筹码么?”英诺森十一世说:“克里特岛是威尼斯人的,威尼斯是意大利的,科隆纳公爵不会就一个那不勒斯王就满足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只是第一个胜利罢了。”路易十四说:“还有很多呢,阁下。”

    第一个,英诺森十一世有点意外,“那些修士说你如同所罗门王般的傲慢,我觉得还真有点。”路易十四的意思是,之前他率领着联军取得的卡姆尼可会战的胜利,并不算胜利呢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