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嫡嫁千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十二章 绝艳(第4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姜梨垂下眸,很奇怪,这一刻,她的心里竟然异常平静。
    “她这是怎么了?怎么还不开始?”有人见她迟迟没有动作,不耐烦的问道。
    “姜二小姐不会是不知道怎么用琴,现在傻了吧?”
    有人分析:“确实有可能,庵堂里又没有学琴的地方。”
    “要实在不会就算了呗,何必非为了争一口气,弄得自己下不了台。”
    “是为了面子吧,说不会,多丢脸呀。”
    “喂喂,现在站在这里不动,难道就不丢脸么?”
    耳边充斥着各种嘲笑、讥讽、怜悯和同情,叶世杰看向姜梨的目光里,带了些焦急。姜梨是怎么回事,上次看见她,不是很机灵,很会算计么?怎么现在束手无策,她的聪明都到哪里去了?姜梨在校验台上迟迟不说话,姜幼瑶和姜玉娥同时心中一喜。若是姜梨在这校验台上什么都没法做,即便之前上三门得了一甲,也掩饰不了她是个笑话的事实。
    季淑然担心的开口:“梨儿这是怎么了……”
    “二姐该不会是不会吧?”姜幼瑶摇头自语:“这怎么可能?二姐最是聪慧,上三门都得了魁首,此番琴乐定然不会差。”
    她不说还好,一说,惹得众人又开始怀疑姜梨上三门的魁首,是否真的名副其实。
    孟红锦见姜梨在台上迟迟不动,心中也是乐开了花,连日而来的阴霾但是一扫而光,恨不得姜梨再顺势在校验台上摔个跟头,丢脸到家才好。
    就连台下的萧德音也皱起眉,示意小童上前提示,倘若姜梨再不动作,就要被驱逐下台了。
    正在红巾小童准备上前提醒的时候,毫无预兆的,姜梨忽然开口了。
    “光风流月初,新林锦花舒。情人戏春月,窈窕曳罗裾。”
    这是一首民间小调,姜梨的歌声也并非燕京的官话,像是某个地方的方言,带这些活泼的味道。
    “这是什么?”姜幼瑶问季淑然。
    季淑然摇了摇头,她也未曾听过。
    “听上去像是某个地方的小调,”二房的卢氏眼睛一亮:“莫不是梨丫头在庵堂的时候,跟山里人学的?”
    这倒是可能。
    姜梨丝毫没有受到半分影响,她仍然没有弹拨琴弦,只是坐在古琴之前,清唱着对全场人来说都十分陌生的小调。
    “青荷盖绿水,芙蓉葩红鲜。郎见欲采我,我心欲怀莲。”
    她的声音清越而温柔,澄澈的如同一汪未被人发现的溪水,宁静而活泼,随着春日积雪的划开潺潺流动,挟卷着日光和晨露,朝霞和晚风。
    像是山间里的采莲女第一次遇到心上人,少年少女懵懂的感情一触即发,迅速发芽成长成茵茵绿树,花草芬芳。
    “秋风入窗里,罗帐起飘扬。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。”
    那少女沉迷于情人的微笑之中,将满腔柔情寄于月光,她真是单纯又可爱,她本是快乐的,但爱情也教她变得忧愁了。
    爱情真好,爱情让一切变得可爱。让人忘记了春日和夏日是如此短暂,秋日已经来了,冬天也不远。
    她就唱:“昔别春草绿,今还樨雪盈。谁知相思苦,玄鬓白发生。”
    她的歌声戛然而止。
    四季变化,唱歌的女孩子最终也是一场空待,然而华年已逝,不知是岁月蹉跎,还是蹉跎了岁月。
    姜梨的声音很好听,她的歌声更好听。不知不觉中,校验场上的人竟也被这首清脆的小调吸引,沉迷到了那个甜蜜又忧伤的梦境里。
    有人喃喃道:“这小调是什么名字?我怎么没听过?”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旁人摇头:“不像是燕京腔调。”
    挨着永宁公主不远处,沈玉容猝然抬头,盯着那个台上的少女,这首歌,他听过……
    这是桐乡流传甚广的一首民歌,叫《子夜四时歌》,桐乡的姑娘们大约人人都会唱。姜梨唇边的微笑浅淡,她也唱过的。
    台下,萧德音蹙起眉,不知在想什么。惊鸿仙子有些惊讶,师延仍是一本正经,没什么表情,绵驹却是乐得手舞足蹈,竟然对惊鸿仙子道:“这小姑娘有意思,琴乐一项,从来比的是琴,她却唱了首歌,这歌还不错!”
    “那也不行。”惊鸿仙子好声好气的解释:“若是不比琴乐,她也只能算取巧,对别的学生不公平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quyuewu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